通知公告
外省資訊
四川省各地平方公里陣列射電望遠鏡(SKA)專項2025年度國家項目申報時間要求和條件流程整理如下,自貢市、攀枝花市、瀘州市、德陽市、綿陽市、廣元市、遂寧市、內江市、樂山市、南充市、眉山市、宜賓市、廣安市、達州市、雅安市、巴中市、資陽市、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甘孜藏族自治州、涼山彝族自治州需要咨詢申報的可以免費咨詢漁漁為您解答輔導!
免費指導熱線:19855109130(可加v)
深耕項目申報行業13年,沉淀了豐富的政策資源、企業資源、項目資源,形成了獨有的實戰實操模式和大量的成功案例。除了全力打造自身專業項目團隊外,相較同行業最大的優勢,在于我們有各個流程階段的人員,分工明細,細致化;想要咨詢任何項目申報的都可以免費咨詢漁漁為你做免費項目規劃。(勿抄)
一、四川省各地平方公里陣列射電望遠鏡(SKA)專項2025年度國家項目申報要求
(一)申報平方公里陣列射電望遠鏡(SKA)專項2025年度國家項目(以下簡稱“專項”),必須緊扣項目申報指南,緊密聯系國家戰略目標以及四川經濟社會和科技發展的需求。
(二)申報資格、具體申報方式嚴格按照《關于組織申報平方公里陣列射電望遠鏡(SKA)專項2025年度項目申報指南的通知》)要求執行。請申報單位對申報項目進行審核把關。
(三)科技廳負責組織重點專項的申報推薦工作。各申報單位于2025年11月1日15:00,在國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統公共服務平臺進行網上申報,并于2025年10月29日18:00前登錄“四川政務服務網”,上傳加蓋單位公章后的“申報國家科技創新2030/重點研發計劃重點專項預申報書簡表”掃描件(以下簡稱預申報書簡表),并同步發送至科技廳受理處室指定郵箱。
具體操作步驟:以法人身份登錄“四川政務服務網”,選擇“法人服務—科技創新—國家科技計劃項目推薦服務—申請”,下載“預申報書簡表”,填寫—蓋章—掃描件上傳,并根據網上辦理流程完成上報。或下載本通知附件,填寫完成后蓋章,掃描上傳。如預申報書簡表掃描件無法上傳,請將掃描件發送至指定郵箱,并同時與受理處室聯系。
申報單位同一項目不得重復申報和多頭推薦申報。
請省級有關部門和各市(州)科技管理部門、相關單位高度重視,按要求認真組織,及時報送。科技廳將按照相關程序進行審核、推薦。
二、專項受理處室
平方公里陣列射電望遠鏡(SKA)專項2025年度項目由科技廳交流合作處受理。
四川省各地平方公里陣列射電望遠鏡(SKA)專項2025年度國家項目申報單位
1. 國務院有關部門科技主管司局;
2.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科技主管部門;
3. 原工業部門轉制成立的行業協會;
4. 納入科技部試點范圍并評估結果為A類的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以及納入科技部、財政部開展的科技服務業創新發展行業試點聯盟。
各推薦單位應在本單位職能和業務范圍內推薦,并對所推薦項目的真實性等負責。國務院有關部門推薦與其有業務指導關系的單位,行業協會和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科技服務業創新發展行業試點聯盟推薦其會員單位,省級科技主管部門推薦其行政區劃內的單位。推薦單位名單已在國科管系統上公開發布。
四川省各地平方公里陣列射電望遠鏡(SKA)專項2025年度國家項目申報資格要求
1.項目牽頭申報單位和項目參與單位應為中國大陸境內注冊的科研院所、高等學校和企業等(以下簡稱內地單位),具有獨立法人資格,注冊時間為2024年9月1日前,有較強的科技研發能力和條件,運行管理規范。中央和地方各級國家機關不得牽頭或參與申報。
項目牽頭申報單位、項目參與單位以及團隊成員誠信狀況良好,無在懲戒執行期內的科研嚴重失信行為記錄和相關社會領域信用“黑名單”記錄。
申報單位同一個項目只能通過單個推薦單位申報,不得多頭申報和重復申報。
2.項目(課題)負責人須具有高級職稱或博士學位。項目(課題)負責人應為60周歲以下(1965年1月1日以后出生),每年用于項目的工作時間不得少于6個月。
3.項目(課題)負責人原則上應為該項目(課題)主體研究思路的提出者和實際主持研究的科技人員。中央和地方各級國家機關的公務人員(包括行使科技計劃管理職能的其他人員)不得申報項目(課題)。
4.SKA專項專家委員會成員或本年度項目指南編寫專家,原則上不得參與申報項目(課題)。
5.受聘于內地單位的外籍科學家及港、澳、臺地區科學家可作為項目(課題)負責人,全職受聘人員須由內地聘用單位提供全職聘用的有效材料,非全職受聘人員須由雙方單位同時提供聘用的有效材料,并作為項目申報材料一并提交。
6.申報項目受理后,原則上不能更改申報單位和負責人。
7.項目的具體申報要求,詳見申報指南,有特殊規定的,從其規定。
限項申報要求
1.項目(課題)負責人限牽頭申報1個項目(課題);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含科技創新2030—重大項目)的在研項目負責人不得牽頭或參與申報項目(課題),課題負責人可參與申報項目(課題)。
2.作為項目(課題)負責人、項目骨干申報的項目(課題)和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含科技創新2030—重大項目)在研項目(課題)總數不得超過2項。中央財政專項資金預算不超過400萬元的“政府間國際科技創新合作”重點專項項目、中央財政專項資金預算不超過400萬元的“戰略性科技創新合作”重點專項港澳臺項目,不計入上述2項總數的限項范圍;但其他重點專項項目的在研項目負責人不得參與申報此類不計入總數限項范圍的項目。
3.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含科技創新2030—重大項目)的在研項目(課題)負責人和項目骨干不得因申報新項目而退出在研項目;退出項目研發團隊后,在原項目執行期內原則上不得牽頭或參與申報新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
4.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不含青年科學家項目、科技型中小企業項目、國際合作類項目,限項目負責人和課題負責人)、國家科技重大專項(不含青年科學家項目,限項目負責人和課題負責人),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限項目負責人和課題負責人)、基礎科學中心項目(限學術帶頭人和骨干成員)、國家重大科研儀器研制項目(限部門推薦項目的項目負責人和具有高級職稱的主要參與者)實施聯合限項,科研人員同期申報和在研的項目(課題)總數原則上不得超過2項。
5.項目任務書執行期(包括延期后執行期)結束時間早于2025年12月31日的項目(課題),不計入總數限項范圍。
各申報單位在正式提交項目申報書前,可利用國科管系統查詢相關科研人員承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重點專項、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基礎科學中心項目和國家重大科研儀器研制項目等在研項目情況,避免因不符合限項申報要求導致形式審查無法通過。
關于以上政策講解,大家還有不懂的問題嗎?還有疑問嗎?有疑問可以免費咨詢。
我們專業做項目申報13年,包括科技口、工信口、發改委、文旅口、商務口、農業林業口等等,具體有:
高新技術企業、科技型中小企業、專精特新、企業技術中心、軟著專利等知識產權、科技成果評價、工業設計中心、非遺、數字化車間和智能工廠、孵化器和眾創空間、綠色工廠、大數據企業、首臺套首批次首版次、各類標準、實驗室和工程研究中心、科學技術獎、規上、老字號、新產品、可行性研究報告、商業計劃書、公司注冊注銷、工商辦理、股權融資、百度關鍵詞排名等等;企業不知道可以申請哪些政府補貼項目的都可以找漁漁為您做個免費項目規劃。(不要抄襲)
專人在線指導,免費咨詢:19855109130,微信同號,歡迎前來交流。